搜尋關鍵字: 台灣設計研究院
話題 / 2021 iF設計獎
德國自古以來在工業設計領域中的地位是全球公認的。由德國發起的iF設計獎以「優良工業設計」為名,自1954年起,iF設計獎已成為舉足輕重的國際獎項,同時也是卓越設計的認證標章。iF設計獎表彰的設計領域包含:產品設計、包裝設計、傳達設計與服務...
觀點 / 台式新生活 | 耳濡目染的浸潤美學 漸進式翻轉台灣社會
建築、街道和廣告文宣等元素,建構出人們居住的市容。遊走在台灣街頭,你是否發現與以往不同的風貌呢?公路上的北花線客運成為最美的移動風景,而月津港燈節為元宵燈會帶來了全新體驗……,逐一細數這些變化,有賴於進行式的台灣美學。 ...
話題 / 花蓮縣館:據說考古隊
主打感官互動體驗的花蓮館,以「據說考古隊」為題,將觀者視為考古隊成員,在傳說與軼事間穿梭,聆聽紋理中夾藏的故事,探索花蓮這塊靈魂綻放的初始之地,並賦予花蓮新的意義。 踏上花蓮的野生小徑,向內探索屬於花蓮的人文底蘊。 策展人為偶然設計...
話題 / 嘉義縣館:照起工
今年地方館展演了北回歸線行經的兩座城市:嘉義縣與花蓮縣的地方文化風土民情。嘉義縣館邀請了在地阮劇團團長汪兆謙和硬是設計負責人吳透共同策展,配合今年數據廟主題,以「照起工」為概念,將嘉義縣農工百業的低調質樸、日復一日的謝天精神,以直...
話題 / 地方總論館:北回朝聖路
地球五大緯線之一的北回歸線,經過了17個國家、7片海洋,環繞地球36,788公里,沿線多為乾燥的沙漠氣候,唯有來到台灣東西橫越,海拔起伏最劇、地景多元、生態多樣、物產豐饒;如果北回歸線是環繞地球的一串項鍊,那台灣無疑是鑲在其上、熠熠生光的綠寶...
話題 / 工藝館:微物集會
工藝館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雙策展人方敘潔與闞凱宇共同策劃,透過場作、隨創工作坊、群體協作的影像紀實和工藝器物的展出,引領眾人重新發現工藝在今日的價值。 以獨特視角,詮釋工藝發展的未來 展覽中,兩位策展人提出了5種工藝面...
話題 / 林昆穎:在變動的台灣 我們需要相信的方法論
完整走過整個文博會,你會發覺跟過往有些許不同,而這或許來自策展人林昆穎的「混種」背景,接觸過音樂、哲學、空間設計、科技藝術等多元領域,以世大運聖火裝置、台灣燈會「聆聽花開的聲音」等大型多媒體創作術為人熟知,並在去年擔任白晝之夜藝術...
話題 / 以數據匯聚相信的力量 共創未來故事
由文化部所主辦的 2021 臺灣文博會已於日前圓滿落幕,總策展顧問龔書章、總策展人林昆穎,號召眾多設計藝術專業人士共同策劃,以「SUPERMICROS 數據廟-匯聚相信的力量」為題,闡述台灣是一座由微小相信所匯聚的島嶼,主張共識創造,集結科技與文化的能...
話題 / 2021 台灣設計展在嘉義 用設計打造文化絲路
「2021 台灣設計展」4 月 28 日宣布將於 10 月 1 日至 17 日在嘉義市登場,以嘉義文創園區、製材所及嘉義舊監獄為 3 大展區,並串連嘉義美術館、嘉義火車站、嘉義願景館、車庫園區等,展場位於嘉義市的「文化新絲路」上,過去是嘉義阿里山林業產...
特別企劃 / 【2021臺灣文博會】現場直擊
隨著 #總論館 走一遍北回歸線,在 #花蓮縣館 撿起一顆七星潭的石頭,參觀 #嘉義縣館 的職人後台,再到 #工藝館 參與這場微物集會。文博會即將邁入最後一個週末,安排好參觀行程了嗎? 讓《室內》帶著你直擊最精彩的展館精華! 日期」4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