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搜尋關鍵字: 舊建築

焦點 / Moments攝影基地

Moments攝影基地位於杭州市濱江區,此區前身為「杭州雙魚不鏽鋼廠」,這片園區默默靜佇於濱江區一隅,見證杭州的經濟主流從工業走向數位科技的變化,也參與了杭州市貌隨著歲月流淌的變遷與繁榮。由於廠區內的宿舍、廠房等建築自上個世紀九○年代...

話題 / 2021 台灣光環境獎決選作品 展現光美學跨域成果

眾所期待的「台灣光環境獎」於 9 月公布決選入圍名單,由台北「金普頓大安酒店」、台南「Shadow In Motion」、高雄「銀座聚場」、「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和「屏東縣民公園」及宜蘭中興文創園區的「20、21、22、23號倉庫展示規劃案—金...

話題 / 光環境獎複選公布 20件精彩作品入圍

2021 第四屆「台灣光環境獎」於 7 月底公布複選入圍名單,近年大眾熟知的公共建築與地景,如台南美術館二館、台南月津港、屏東縣民公園等皆可見於名單之中,另外亦有金普頓大安酒店、高雄銀座聚場等商業空間入圍。 主辦單位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

話題 / 2021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線上展 跨越彊界 共同思考未來生活

2021年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Biennale Architettura 2021)在策展人Hashim Sarkis的策劃之下,於2021年5月22日順利揭開展覽序幕。6個成員國,包含愛沙尼亞共和國、瑞士、立陶宛、英國、芬蘭和盧森堡,攜手跨越地理限制,善用愛沙尼亞先進的科技技...

焦點 / 建築摺痕

作為獨特且高質感的服飾品牌,ANEST COLLECTIVE不追求快速變化的時尚輪廓,也不跟隨色彩設計的趨勢流行,而是低調的將品牌所堅持的審美觀念,透過服飾織品、藝術品、家具與建築元素融會而出,店鋪矗立於上海這片擁有豐厚歷史底蘊的城市中,即使比鄰商...

觀點 / 自然律|與自然共舞.歷史與再生

從永續環境的觀點來看,我們應珍惜現有資源:舊衣物、舊家具、舊建物、舊機器……,盡可能延續它們的生命,不任意丟棄。但在追求時尚、表象包裝、緊隨潮流的社會氛圍下,很少人敢勇於「做自己」,堅持用舊物,很有可能被他人貼上「落伍」、...

觀點 / 設計「憲」上|設計的本色

被譽為國際建築界最高殊榮的普立茲克建築獎(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本屆得主,由法國建築師雙人組安妮‧拉卡頓(Anne Lacaton)和菲利普‧瓦薩爾(Jean-Philippe Vassal )獲得。他們的建築完全沒有以往明星建築師得獎作品的影子, 反而以「...

觀點 / 自然律 | 與自然共舞 ‧ 源起

我的故鄉是被糖廠圍繞的農村,自小在務農家庭成長,習慣於自然環境中打滾,家門前的大池塘是我們村莊的生活中心,糖廠的灌溉水渠就是兒時的水上樂園。然而高中畢業後第一次到台北,我震撼的是眼前灰濛濛的空氣,坐在叔叔的摩托車時,迎面撲來的沙粒打在...

話題 / 【2020台灣光環境獎決選入圍作品】用光,打造更美好的生活

由國際照明設計大師周鍊擔任評審團主席,第三屆台灣光環境獎將於 12 月 11 日舉行頒獎典禮,揭曉最終獲獎作品。自 5 月起,經歷漫長的徵件、評選過程,主辦單位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表示,今年報名情況踴躍,類型涵蓋都市、景觀、建築、室內、展示...

話題 / 新起點・再航進 2020 TID Award 精彩回顧

2020 年第 13 屆台灣室內設計大獎(Taiwan Interior Design Award, TID Award)競賽在 9 月 25 日舉行線上頒獎典禮。從今 年 1 月開始徵件的 TID Award,在 7 月 1 日公佈複審得獎名單,延續去年開創的不分類形式,端看作品設計成果做評選,希 望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