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藝術潤心 師法自然 楠弘集團益善社會的精神內核

在紛雜的世界中,複雜的商場上,總是有著這樣的一群人,在各自領域深耕有成,動力並非為了獨善其身,而是懷抱兼善社會的願景,他們以己身之力滋養孕育自己的土地。「楠弘」集團蘇振輝董事長,正是一位擁有特別靈魂的企業家,他自小我立念,到大我實現,默默為台灣社會付出,誠心的希望這片土地更加美好,一路點滴累積,書寫成這位企業家動人的故事。
 
 

楠弘集團蘇振輝董事長。
 
 

讓質精底蘊深植人心
 
蘇振輝董事長成長於嘉義偏鄉,個性早慧聰敏,因為希望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年紀輕輕就投入工作。年輕的異鄉遊子總是善感的,踏入社會後,深感城鄉資源差距懸殊,偏鄉資源缺乏,於是立下心願:日後事業有成、羽翼豐厚之時,希望回饋社會並將資源引進家鄉。
 
 

收藏藝術《炁之巡》,蕭勤作品。
 
 
在22歲時,他懷著無畏之心創業,一如台灣早期企業家們的勇敢堅韌,為了生意拎著行李箱穿梭於海內外各大城市,卻也在一次次的歐洲差旅中,逐漸開闊了自身的眼界,磨練對衛廚精品的精準眼光,理解美學對生活的深遠影響。

自1979年楠弘集團從高雄起家,至今已發展成全台七座城市,超過200多名員工的規模,代理品牌包含Villeroy & Boch, bulthaup, Dornbracht與GROHE,這些各具特色且底蘊深厚的品牌,無不透露出他在審美與工藝品味日益洗鍊的功底,不但一次次開拓台灣高端消費者對廚衛精品的眼界,也宣示著「楠弘」積極將歐洲美學與嚴謹工藝引進台灣市場,把歐洲的「質精」內涵深植人心,讓生活美學滲透台灣社會的企圖。
 
 

蘇振輝董事長與藝術家蕭勤合影。
 
 

用音樂藝術傳播理想
 
「楠弘」一名,寄寓著在南部生根茁壯,弘大理想願景的期許。在事業輝煌的同時,蘇振輝董事長並未忘懷創業之初許下的願望:將美好事物引入台灣,讓資源潤澤偏鄉。音樂、藝術、自然,不僅是他由衷的熱愛,也是他傳播理想的渠道。
 
 

2021年蘇振輝董事長獲頒文化部首屆文協獎章。
 
 
楠弘集團數十年來持續資助藝文活動,鼎力支持台灣藝文推廣,期許拋磚引玉,將美與善的精神傳遞給台灣大眾,而一切作為都源自於蘇振輝董事長心念台灣文化,希望為本土人才灌溉資源的心意。像是,長期贊助「台灣獨奏家交響樂團」,除了擔任團長積極為樂團媒合機會,給予音樂家展現才華的舞台,每年也舉辦多場巡迴演出,將音樂帶到各個城市。
 
 

2018年楠弘與「台灣獨奏家交響樂團」舉辦新年音樂會。
 
 
或者,帶領舞蹈團體深入偏鄉小學,讓偏鄉孩童認識肢體律動,感受舞蹈之美的滋養。又或,以實質的收藏行動支持藝術家,贊助藝術專冊編印,自主發起各種形式的藝文活動,帶領設計圈人士走入展演現場,浸享藝文美好。

方方面面都是集團用實際行動向藝術靈魂致意,表達由衷喜愛的行動,而藝文活動融入企業內涵的實績,也成了楠弘集團別具辨識的獨特標誌,集團員工不僅在潛移默化中持續豐實知識、提升自我,集團每位成員也有如承載美與善的種子,在生活的應對與舉止中,將美學傳播予他人。
 
 

2025年楠弘新年音樂會台北場蘇振輝董事長與熱情支持的設計師們合影。
 
 
這些「思行合一」,從自身作起,進而發揚的體現,均是因愛鄉心念而生的行動,它們純誠熱烈且不含雜質,當蘇振輝董事長談起「台灣獨奏家交響樂團」,談起藝術收藏與畫冊內容時,眼神閃耀的光芒,言談中對台灣藝文能量的自信,足以說明一切,它早已跳脫商業經營上投資報酬的現實考量,而是一位企業家心懷回饋,裨益他人的胸襟。
 
 

2025年楠弘新年音樂會高雄場邀請娜瑪夏偏鄉學童參加,為藝術教育扎根。
 
 

視大自然為師
 
蘇振輝董事長回憶,在一次鎮西堡山林活動,觸動他對自然的嚮往,猶記20多年前登上百岳,親見台灣壯闊動人的自然景致,當時的感動讓他立下推廣台灣的山林之美的心願,期望讓大眾認識台灣大地的生命力與美好。
 
 

楠弘集團號召藝文參觀活動,圖為2022年高美館《光展》。
 
 
有感於大眾對於台灣土地之美的忽視,蘇振輝董事長不僅加入陳玉峯教授開創的「山林書院」,參與「環境佈道」志業,持續傳播自然生態與土地倫理知識。也與朋友共創「地球公民基金會」,警示環境污染、鼓吹保護山林水地與自然永續。他也組織山林活動,帶領集團員工、好友們親近自然,重新認識台灣土地與山林,分享台灣原生的自然之美。
 
 

蘇振輝董事長參與地球公民基金會,推廣環境佈道。
 
 
他認為,大自然是生命的導師,無垠大地、山林古樹與自然力量,無不提醒著個人歲月有如大千世界的滄海一栗,僅是自然萬物中的短暫過客,應心懷謙卑、莫妄莫驕。登高時與自我對話的漫長過程,更讓他領悟凡事靜心勿躁的智慧,誠心盡力亦順隨緣份的豁達。因認知了生命的短暫,更加提醒自己珍惜時光,把握機會良善社會。
 
 

野鶴無糧天地寬
 
在訪談間,蘇振輝董事長分享一幅他喜愛的作品《野鶴無糧天地寬》,說到:野鶴雖然無人餵養牠,看似清苦,卻也跳脫了一地侷限,有寬廣天地任其遨遊,可享環境資源的生命力。生命的清寂或富裕,從不在虛浮表象中,而是在自我心證的滿足裡。
 
 

將藝文活動納入楠弘集團企業文化活動中,圖為2023年高美館《江賢二個展》。
 
 
回顧來時,或許最初一如野鶴般啟航,在遨遊天地後,卻也為家鄉帶回了不同的資源與視界。正如在複雜商場上持續無畏地破浪而行,背後動力並非為了獨善其身,而是懷抱兼善社會的心念,希望以己身之力滋養家鄉的企圖。蘇振輝董事長的理性經營、感性分享,對台灣情感的深厚關懷,展現了有別傳統的企業風範,孕養出楠弘集團最動人的精神內核。
 

資料及圖片提供」楠弘集團
採訪」室內雜誌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