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泰美術館今夏首度於台灣推出芬蘭國寶級建築師大型回顧展《創造即生活──愛諾、艾莉莎與阿爾瓦.阿爾托》,衛星展區日前於在 NOKE忠泰樂生活3樓Uncanny登場,進一步延伸探討展覽核心命題「創造即生活」。展期至2025年11月30日。
.jpg)
《創造即生活──愛諾、艾莉莎與阿爾瓦.阿爾托》衛星展區。©忠泰美術館
衛星展區聚焦阿爾托夫婦家具設計的實驗精神、專利技術與創新成果,並介紹其共同創立的設計品牌「Artek」。現場展出多件經典作品與設計結構物件,包括1930年代突破曲木技術極限的懸臂椅(The Cantilevered Chair)以及被譽為「圓凳之王」的60號圓凳(Stool 60)等,揭示他們如何以設計連結個人、家庭與國家文化價值,同時帶領觀者見證芬蘭現代設計跨越地域文化,延續發展近百年的雋永魅力。
.jpg)
衛星展區囊括了手工製品到量產家具的介紹。©忠泰美術館
家具是建築的縮影
阿爾托夫婦在建築創作中不僅關注空間形式,也透過材質與細節的實驗,賦予生活更豐富的質感和感知體驗。衛星展區呈現他們成立事務所初期、面對20世紀工業化浪潮下,家具設計的創新實踐,挑戰傳統木作技術,發展膠合板曲木工藝,突破木材彎曲極限,打造輕盈有機且具量產可能的家具。在1934至1965年間,阿爾托更以七項專利展現家具實驗技術突破,成為北歐現代家具發展的重要典範。

阿爾托發明的專利「L型支撐腳彎曲法」,有相當廣泛的應用,亦衍生出多樣變體。©忠泰美術館
對阿爾托夫婦而言,家具是建築的縮影,也是與日常最直接的對話。許多作品源於大型建築計畫,卻逐漸成為獨立經典,並透過他們於1935年創立的Artek公司推向全球,至今仍在生產並廣受喜愛。

Artek結合了「藝術」(Art)與「科技」(Technology)。©Alvar Aalto Foundation
Artek的名稱源自「藝術」(Art)與「科技」(Technology)的結合,由阿爾瓦與愛諾.阿爾托及其友人在赫爾辛基創立。Artek不僅管理阿爾托家具出口、推廣優質家居產品,也在店中舉辦現代藝術展覽,成為當時前衛的室內設計藝術中心。
%20%C2%A9%E5%BF%A0%E6%B3%B0%E7%BE%8E%E8%A1%93%E9%A4%A8.jpg)
可堆疊式的611號椅,後由愛諾改造為兒童款(右)。©忠泰美術館
愛諾同時也擔任Artek首任藝術總監,專注於室內設計,並將阿爾托家具的設計語彙轉化為現代產品風貌,奠定品牌的設計準則與形象,並於今年迎來成立90週年。
懸臂椅(The Cantilevered Chair)

懸臂椅系列401號椅,剖面呈現局部內裏。©忠泰美術館
於1932年北歐建築論壇首度亮相,以模具塑形的彎曲木材所製成的家具框架,這種框架可同時作為椅子的扶手和椅腳,又稱為「彈性木椅」。此設計衍生多款阿爾托家具,至今仍持續生產。

阿爾瓦.阿爾托在維堡圖書館測試懸臂椅設計。©Alvar Aalto Foundation
層架支撐(Shelf Bracket)

1935至1936年間設計出環形樺木支撐層架。©Alvar Aalto Foundation
阿爾托於1935至1936年間設計環形樺木支撐,由Artek進一步發展為多款式,廣泛應用於層架、衣帽架、壁掛收納與傘架,展現結構的多功能與延展性。

環形樺木支撐層架。©忠泰美術館
60號圓凳(Stool 60)
.jpg)
被譽為「圓凳之王」的60號圓凳。©忠泰美術館
被譽為「圓凳之王」的60號圓凳,採用專利曲木技術打造L型支撐腳,三腳結構即使在不平表面也能保持穩固,且可堆疊收納節省空間。簡潔的木質平面易於清潔,完美展現功能主義精神;而L型支撐腳亦持續衍生出Y型、X型、V型等多樣變體,成為品牌經典的設計語彙。
.jpg)
被譽為「圓凳之王」的60號圓凳。©忠泰美術館
資料及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編輯」陳映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