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萬物皆連結 「宇宙寫生—豪華朗機工個展」

台北當代藝術館適逢25周年,邀請知名現代藝術團隊豪華朗機工於此舉辦首次個展「宇宙寫生」,豪華朗機工由張耿豪、張耿華、陳乂及林昆穎四名藝術家組成,歷經多次藝術活動,至今已有15年創作經驗,四人各有所長,透過討論和合作,創作內容橫跨繪畫、雕塑、音樂、錄像、文本和藝術裝置等領域的手法,以藝術語言反饋他們對社會的觀察、回應公共以及社會議題,也透過創作為不同領域之間創造新的連結。
 
 

《四合》,攝影:陳長志。
 
 
本次展出不僅是一次針對過去的審視和紀念,同時也是對未來的展望,展覽內容包括重新詮釋14件過去令觀眾印象深刻的經典作品,同時也有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所觸發的全新創作,以「萬物皆連結 It's all connected」為核心,提出三個主題進行遞進式的概念闡述。
 
 

《游泳》,攝影:陳長志。
 
 
開篇「連結的生命」中,為觀眾展示人與環境如何互為依存;其次「記憶的物件」,著重於時間與物質所留下的痕跡;最終收尾的「凝視的宇宙」,則以新作裝置開啟對未來的探索。期待透過沉浸式的展覽體驗,喚醒觀眾的感知,讓觀眾置身在跨媒體裝置和運算式技術所營造的語境中,重新審視自身和環境的關係,並延伸對未來世界的想像力。
 
 

《在屾》。
 
 

光與生命的串連
 
回顧團隊成立的最初,每一次合作、挑戰與轉變都成為養分,就像他們是由四個獨立的個體互相搭建而成,以此為起點,設置入口形象區的裝置作品《四合》,以緩慢律動的光影迎接觀者進入,彼此獨立的燈管在幽暗的環境中透過光源彼此牽引,最終在同一個框架中找到平衡,展現微妙而和諧的合作。
 
 

豪華朗機工於科教館的工作室。
 
 

《雨霾II》。
 
 
以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關係,擴大到對更多人群的關懷,展出的第一站「連結的生命」透過燈管裝置模擬自然律動,呈現《游泳》和《風場II》,細長的發光體化為一片人工風林,在展場裡靜靜呼吸。從人類的角度繼續往環境的方向延伸,《在屾》、《雨霾II》和《冷凝》,透過藝術家蒐集的鋼筋廢料和海廢等廢棄物質,構築自然意象,表達山、海與氣候變遷下冰冷與柔軟的對話,喚起屬於台灣人共同的感官記憶,匯聚人類的感官和自然生態的變化,讓觀眾看到個體生命彼此之間的群體共性。
 
 

《冷凝》。
 
 

15年創作生涯的里程碑
 
來到第二個展區,依序審視一路走來的共創記憶,以繪畫與投影構築三個曾經的工作場域,透過觀察者的視角,邀請觀者在凝視中穿越,沉澱於豪華朗機工十五年的創作記憶,凝結成《15年工作室》這個時光的結晶。在此之後的「照顧計畫」系列,靈感源自2006年張耿豪、張耿華在當代館展出的《啄木鳥》,延續鳥與樹木互惠共生的意象,作品以影像與訪談呈現,橫跨展場三個樓梯間。
 
 

《照顧計劃 II 感知現場》。
 
 
以現在的嶄新眼光對過去的作品進行再詮釋,面對不同的場地和不同的心境,宛如在回憶的地基上構築更高的塔樓,望向更遠的風景。如2010年誕生的《日光域》,當年藉由=回收燈具重新聚合光源,作品一路迭代至今,於當代館推出全新版本《日光域XI—台北當代藝術館》。新版作品以回收平板電腦作為光的載體,映照當代人們被網路、社群與演算法環繞的處境,數位藍光宛如日光,再次引導觀眾在凝視中思索。
 
 

《風場II》。
 
 
以及始於十五年前的《天氣好不好我們都要飛》,當時的豪華朗機工與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企劃,以空白鳥圖紙邀請全台37,200位孩童描繪心中飛翔的夢想,如今這件大型集合創作再次展翅,象徵自由與勇氣不因時代而停歇,不僅令過去的記憶再次鮮活,同時也邀請觀眾加入共創,一起為小鳥繪製彩色翅膀。
 
 

《日光域XI–台北當代藝術館》。
 

《天氣好不好我們都要飛》。
 

會呼吸的宇宙場域
 
展覽尾聲在二樓最大的展間以《宇宙201》為敘事主題,結合《生光》、《物林》、《手識》三件相互聯動的核心作品,構築出一個會呼吸的宇宙場域,每個分開看都足以獨立閃耀的部分,於此同一片宇宙中運行。《生光》將聲音與光編織成一個可以被包覆的宇宙,邀請觀眾開啟全身的感知,跟聲音的頻率與光的震動一起呼吸;《物林》由漂流木打造而成,圍繞而彼此聯結的森林,而在林間深處,《手識》以仿生手掌作出觀眾熟悉的姿態,與《生光》的多重光場彼此互動,象徵人類的意識將人與自然、宇宙進行連結。
 
 

《很難很難》。
 
 

 
《宇宙201》。
 
這三件作品以抽象的概念為核心,共構震撼視覺的科幻場景,是豪華朗機工對「宇宙寫生」的深層思考,出於對2018年因病離世的張耿豪的思念,作品以詩意的現實幻境,使觀者意識到科技之中的溫度與靈性,生命與記憶在此延伸,化為展覽中最為深沉的心跳。

 
 

「宇宙寫生—豪華朗機工個展」
時間」2025年10月04日至2026年1月11日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資料及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館、豪華朗機工
編輯」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