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386

從代工重鎮到創新起點 COC城市產業創新-彰化

彰化是台灣傳統製造的關鍵據點,也是許多日常生活用品的誕生地。社頭的織襪產業自 1980 年代起崛起,成為全球毛襪供應的重要重鎮;田尾地區除了以花卉著名,周邊也聚集了精密金屬加工與園藝工具廠;鹿港延續數十年的木作技藝,在信仰家具與精緻木工領域佔有重要地位;北斗則是少數仍保有顏料研發與製造能力的地區。這些產業長期在國際市場以代工形式存在,技術實力堅強,卻少有機會以品牌姿態直接面對消費者,近年全球製造業重組與零售品牌崛起,使這些中小型企業面臨轉型契機,經營團隊不再滿足於「接單加工」,而是主動尋求新的市場語言,讓傳統製造能與生活、設計、品牌產生連結,展現設計驅動產業創新的品牌活力,正是彰化在地產業邁向新階段的起點。   「COC城市產業創新」為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推動、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跨域共創計畫,核心在於透過設計思維導入產業體系,提升製造業的創新品牌力與市場連結。本次深入彰化製造聚落,鎖定襪子、顏料、金工與木工四個代表性產業聚落,攜手在地企業與設計團隊進行產品再定義與品牌升級,描繪「彰化製造」從代工轉向品牌、從工廠走進生活場景的轉型願景。   義豐靜器製作所 × 工一設計:傳統神桌工藝走進生活 義豐木業是深耕鹿港30年神桌製作工藝世家,為回應現代居家空間與信仰形式的轉變,創立品牌「義豐靜器製作所」,傳承榫卯工法,並引入磁鐵木榫、隱形扣件定位、板件解構等現代技術,以當代視角重新詮釋傳統神桌,成為兼具文化意涵與設計語境的現代信仰代表品牌。義豐團隊表示:「我們希望信仰的意涵可以融入生活,而不只是被擺在牆角。」   此次COC城市產業創新計畫與「工一設計」共同合作,跳脫傳統神桌的大件形式,從室內設計趨勢與使用者需求出發,打造符合現代生活比例的儀式載體「心居」:天然實木穩定、不易變形、不隨時間褪色特性,展現對信仰的敬重。透過設計導入,以模組化設計,「心居」上下座可各自對應不同使用空間安排,搭配多元材質、簡化安裝程序並保留細節工藝,讓信仰家具不再侷限於傳統樣式,也讓「心居」以更加當代的樣貌走進每個家庭。 煒展國際 × 加拾有限公司:機能織襪的新輪廓 煒展國際擁有30年深厚的製襪經驗,2010年創立品牌「TRUST ME」,聚焦機能襪款開發。本次與「加拾有限公司」跨域合作,導入趨勢觀察與使用者需求研究,從一體成型工法、體能回復纖維、足弓提拉到織盾球結構,開發「TRUST ME織盾球」機能襪,以立體織盾球結構與中高襪筒比例,搭配不對稱羅紋設計作為視覺主軸,實現機能與風格兼具的日常單品。   御麟企業 × 粹美設計:親子共學的色彩提案 深耕水性顏料近40年的御麟企業,是全台少數通過歐、美安全無毒認證的水性彩繪顏料製造商,並於2014年成立觀光工廠「愛玩色創意館」。以水性安全配方與歐美多國檢測為基礎,攜手「粹美設計」共同開發專屬親子共玩的「迷你指尖美術館」,重新定義「COLOR FUN可剝式水指彩」系列產品。將原有顏料技術導入設計思維,以「迷你指尖美術館」為發想核心,透過六幅「名畫靈感」與六種親子共玩的「趣味情境」,搭配水性無毒、可剝式的指甲彩繪設計,開發具有藝術啟蒙意義的親子美術商品。   亞迦國際 × 粹美設計:重新定義專業園藝工具 以高端金屬研磨技術起家的亞迦國際,擁有30多年園藝剪刀的金屬加工經驗,精準掌握園藝剪刀對於不同枝條粗細所需刀片的理想角度。2017年創立「HOKAS」品牌,致力從使用者出發,重新定義園藝工具的品質與價值。此次亦與「粹美設計」合作,推出全新「本色系列ORIGIN」,打造兼具機能與風格的園藝工具。此系列以不同刀型對應整理剪、花藝剪與修枝剪的專用任務,設計以 Less is Living 為理念,將剪刀視為生活整理的工具,從植栽到花藝、從修枝到造型,皆有專屬對應刀型。產品包裝透過直覺式插圖明確傳達功能,搭配不同使用者情境,讓每一把刀化身為專精任務的「植物職人」。     資料及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編輯」陳映蓁

藝術潤心 師法自然 楠弘集團益善社會的精神內核

Interior 385

在紛雜的世界中,複雜的商場上,總是有著這樣的一群人,在各自領域深耕有成,動力並非為了獨善其身,而是懷抱兼善社會的願景,他們以己身之力滋養孕育自己的土地。「楠弘」集團蘇振輝董事長,正是一位擁有特別靈魂的企業家,他自小我立念,到大我實現,默默為台灣社會付出,誠心的希望這片土地更加美好,一路點滴累積,書寫成這位企業家動人的故事。     楠弘集團蘇振輝董事長。     讓質精底蘊深植人心   蘇振輝董事長成長於嘉義偏鄉,個性早慧聰敏,因為希望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年紀輕輕就投入工作。年輕的異鄉遊子總是善感的,踏入社會後,深感城鄉資源差距懸殊,偏鄉資源缺乏,於是立下心願:日後事業有成、羽翼豐厚之時,希望回饋社會並將資源引進家鄉。     收藏藝術《炁之巡》,蕭勤作品。     在22歲時,他懷著無畏之心創業,一如台灣早期企業家們的勇敢堅韌,為了生意拎著行李箱穿梭於海內外各大城市,卻也在一次次的歐洲差旅中,逐漸開闊了自身的眼界,磨練對衛廚精品的精準眼光,理解美學對生活的深遠影響。 自1979年楠弘集團從高雄起家,至今已發展成全台七座城市,超過200多名員工的規模,代理品牌包含Villeroy & Boch, bulthaup, Dornbracht與GROHE,這些各具特色且底蘊深厚的品牌,無不透露出他在審美與工藝品味日益洗鍊的功底,不但一次次開拓台灣高端消費者對廚衛精品的眼界,也宣示著「楠弘」積極將歐洲美學與嚴謹工藝引進台灣市場,把歐洲的「質精」內涵深植人心,讓生活美學滲透台灣社會的企圖。     蘇振輝董事長與藝術家蕭勤合影。     用音樂藝術傳播理想   「楠弘」一名,寄寓著在南部生根茁壯,弘大理想願景的期許。在事業輝煌的同時,蘇振輝董事長並未忘懷創業之初許下的願望:將美好事物引入台灣,讓資源潤澤偏鄉。音樂、藝術、自然,不僅是他由衷的熱愛,也是他傳播理想的渠道。     2021年蘇振輝董事長獲頒文化部首屆文協獎章。     楠弘集團數十年來持續資助藝文活動,鼎力支持台灣藝文推廣,期許拋磚引玉,將美與善的精神傳遞給台灣大眾,而一切作為都源自於蘇振輝董事長心念台灣文化,希望為本土人才灌溉資源的心意。像是,長期贊助「台灣獨奏家交響樂團」,除了擔任團長積極為樂團媒合機會,給予音樂家展現才華的舞台,每年也舉辦多場巡迴演出,將音樂帶到各個城市。     2018年楠弘與「台灣獨奏家交響樂團」舉辦新年音樂會。     或者,帶領舞蹈團體深入偏鄉小學,讓偏鄉孩童認識肢體律動,感受舞蹈之美的滋養。又或,以實質的收藏行動支持藝術家,贊助藝術專冊編印,自主發起各種形式的藝文活動,帶領設計圈人士走入展演現場,浸享藝文美好。 方方面面都是集團用實際行動向藝術靈魂致意,表達由衷喜愛的行動,而藝文活動融入企業內涵的實績,也成了楠弘集團別具辨識的獨特標誌,集團員工不僅在潛移默化中持續豐實知識、提升自我,集團每位成員也有如承載美與善的種子,在生活的應對與舉止中,將美學傳播予他人。     2025年楠弘新年音樂會台北場蘇振輝董事長與熱情支持的設計師們合影。     這些「思行合一」,從自身作起,進而發揚的體現,均是因愛鄉心念而生的行動,它們純誠熱烈且不含雜質,當蘇振輝董事長談起「台灣獨奏家交響樂團」,談起藝術收藏與畫冊內容時,眼神閃耀的光芒,言談中對台灣藝文能量的自信,足以說明一切,它早已跳脫商業經營上投資報酬的現實考量,而是一位企業家心懷回饋,裨益他人的胸襟。     2025年楠弘新年音樂會高雄場邀請娜瑪夏偏鄉學童參加,為藝術教育扎根。     視大自然為師   蘇振輝董事長回憶,在一次鎮西堡山林活動,觸動他對自然的嚮往,猶記20多年前登上百岳,親見台灣壯闊動人的自然景致,當時的感動讓他立下推廣台灣的山林之美的心願,期望讓大眾認識台灣大地的生命力與美好。     楠弘集團號召藝文參觀活動,圖為2022年高美館《光展》。     有感於大眾對於台灣土地之美的忽視,蘇振輝董事長不僅加入陳玉峯教授開創的「山林書院」,參與「環境佈道」志業,持續傳播自然生態與土地倫理知識。也與朋友共創「地球公民基金會」,警示環境污染、鼓吹保護山林水地與自然永續。他也組織山林活動,帶領集團員工、好友們親近自然,重新認識台灣土地與山林,分享台灣原生的自然之美。     蘇振輝董事長參與地球公民基金會,推廣環境佈道。     他認為,大自然是生命的導師,無垠大地、山林古樹與自然力量,無不提醒著個人歲月有如大千世界的滄海一栗,僅是自然萬物中的短暫過客,應心懷謙卑、莫妄莫驕。登高時與自我對話的漫長過程,更讓他領悟凡事靜心勿躁的智慧,誠心盡力亦順隨緣份的豁達。因認知了生命的短暫,更加提醒自己珍惜時光,把握機會良善社會。     野鶴無糧天地寬   在訪談間,蘇振輝董事長分享一幅他喜愛的作品《野鶴無糧天地寬》,說到:野鶴雖然無人餵養牠,看似清苦,卻也跳脫了一地侷限,有寬廣天地任其遨遊,可享環境資源的生命力。生命的清寂或富裕,從不在虛浮表象中,而是在自我心證的滿足裡。     將藝文活動納入楠弘集團企業文化活動中,圖為2023年高美館《江賢二個展》。     回顧來時,或許最初一如野鶴般啟航,在遨遊天地後,卻也為家鄉帶回了不同的資源與視界。正如在複雜商場上持續無畏地破浪而行,背後動力並非為了獨善其身,而是懷抱兼善社會的心念,希望以己身之力滋養家鄉的企圖。蘇振輝董事長的理性經營、感性分享,對台灣情感的深厚關懷,展現了有別傳統的企業風範,孕養出楠弘集團最動人的精神內核。   資料及圖片提供」楠弘集團 採訪」室內雜誌編輯部

真實與虛擬的交響 2025台北藝術節

Interior 384

劇場是一個有趣的平台,不僅是呈現藝術的所在,同時也讓觀眾與表演者所闡述的故事在此交會,透過講述與演繹,或寫實、或抽象,讓觀眾得以自由選擇站在抽離或投入的角度,去觀看每個事件的來龍去脈。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台北這座城市為出發點,通過每一次的表演與策展,嘗試與世界建立對話的橋樑,就在不斷的對話與想像反覆辯證的過程中,這座城市的外在形象與內部本質逐漸清晰成形。     蘇文琪、YILAB一當代舞團,《暗宇之感》。     第27屆台北藝術節以「超限動」為主題,有感於現代生活中的食衣住行皆經過資訊數字化,長期沉浸在串流、訊息與可編輯圖像,人們的思維不斷被真假資訊填充;期待透過科技、身體、記憶、地景的交織,邀請民眾走入劇場,重拾感受與思辨的力量。8檔精選作品,橫跨劇場、舞蹈、影像等多元形式,展現當代表演藝術的豐富面貌,在無法重來的演出中,鼓勵觀眾關閉手機,敞開與生俱來的感官與心靈,以便盡情感受每一分每一秒都無法複製的真實經驗,深入藝術的觸動與城市的溫度。     蘇文琪、YILAB一當代舞團,《暗宇之感》。     真實與虛擬的交織   北藝中心逐步拓展「亞洲共製中心」角色,透過與國際機構的合作,以及跨國藝術家的創作計畫,帶來《暗宇之感》、《旅行的舌頭》、《黏著的手、縫合的山體》等作品,跨國合作的展演於國際連結等面向展現文化活力。藝術家蘇文琪與YILAB一當代舞團 《暗宇之感》邀請觀眾潛入黑暗、釋放五感,「體感」是這趟旅程的核心,是一場身體的深潛與感知的航行,在抽離視覺干擾後,透過每一次呼吸,重新憶起肉體與意識之間的聯繫。     蘇文琪、YILAB一當代舞團,《暗宇之感》。     《旅行的舌頭》集結台灣劇場導演李銘宸、作家溫又柔、日本劇場導演張碁(Jang-Chi)和菲律賓藝術家奈絲.蘿柯(Ness Roque),以「食物」為主題,反思食物如何反映國家和不同文化中的轉譯。《黏著的手、縫合的山體》則由泰雅族視覺藝術家林安琪Ciwas Tahos與日本舞蹈藝術家松本奈奈子,以「迭馬哈霍伊」和「山姥」兩個分屬不同脈絡的傳說,向觀眾闡述來自不同母系文化的女性力量。     蘇珊娜.甘迺迪,《安琪拉拉拉(無限循環中)》。     《FAMILY TRIANGLE:二生三,三生萬物》,由三位藝術家洪千涵、洪唯堯、曾睿琁共創,歷時四年的梳理彼此的真實關係,解構姊弟、伴侶、姻親等社會身分,重新解讀倫理議題,看似單純針對生殖技術的疑問,細密牽動著情感、倫理與責任的細線。     林安琪Ciwas Tahos、松本奈奈子,《黏著的手、縫合的山體》。     《演算混亂ㄐㄧㄑㄧˋㄖㄣˊ》(jactynogg zontaanaco ジャkuティー乃愚・存taアkoコ)的創作者日本剛左小組(contact Gonzo),透過即興結合打鬥、武術元素的演出形式,融合藝術家yang02以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為主的藝術創作,透過AI機器技術重新詮釋人類的生活慣性,從中觸發不同的思考方向。     洪千涵、洪唯堯、曾睿琁,《FAMILY TRIANGLE:二生三,三生萬物》。     集結國際共創   作為集體協作的社群實踐,台北藝術節聚集多位國際藝術家的支持與共製,呈現多部國內外首演作品,內容涵蓋AI實驗、親密關係、生態神話、表演與語言的多重維度,經由藝術家的眼光令繁複的主題相互交織,呈現獨一無二的精采,折射現實的感官記憶。     洪千涵、洪唯堯、曾睿琁,《FAMILY TRIANGLE:二生三,三生萬物》。     德國別具代表性的劇場導演蘇珊娜.甘迺迪(Susanne Kennedy)與藝術家馬庫斯.塞爾格(Markus Selg)的《安琪拉拉拉(無限循環中)》(ANGELA (a strange loop)),呈現在鏡頭前看似完美無缺的網紅生活,鉅細靡遺地循環日常,既是一場映照人類數位生存處境的鏡子,也是一趟深入後人類意識核心的感官旅程。     麥拉蒂.蘇若道默(Melati Suryodarmo),《斷片》(LAPSE)。     印尼國寶級行為藝術家麥拉蒂.蘇若道默(Melati Suryodarmo)的《斷片》(LAPSE)製造了一個暫時的避難所,在這段時空的間隔中,引領觀眾關注當代社會秩序走向混亂、連結逐漸消失的狀態;也將混亂與失敗轉化成詩意的能量,讓感官引領眾人經驗一場深刻的擾動與釋放。     麥拉蒂.蘇若道默(Melati Suryodarmo),《斷片》(LAPSE)。     《此時此地》(On Stage)的創作者瑪麗亞.哈薩比(Maria Hassabi)是一位來自賽普勒斯、現居紐約與雅典的藝術家,透過肢體動作釋放訊息,將空間與身體視為整體,觀眾眼前所見的一切,既是過程,也是結果,讓觀眾一同進入這份安靜與專注,不只是一支舞作,更是一場集體凝視的行為藝術。     瑪麗亞.哈薩比(Maria Hassabi),《此時此地》(On Stage)。     透過這次台北藝術節,自當代藝術出發,在劇場中編織連結,不同文化背景與議題得以同台共構,體現劇場不只是表演,更是「共創與共生」的場景,藉此串連人與人之間的共性,在盛大的虛擬敘事中,摸索真實的存在意義。   資料及圖片提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編輯」江瑜

INLUXE CASA獨家引進Rory Dobner《愛麗絲夢遊仙境》系列

Interior 384

台灣輕奢家飾選品品牌INLUXE CASA,近期獨家引進享譽國際、來自英國倫敦的藝術骨瓷品牌Rory Dobner,成為Rory Dobner官方唯一認證的台灣總代理,此次合作不僅是雙方近九年合作默契的深化,更為台灣居家風格注入一抹獨特的英倫藝術想像。 INLUXE CASA店內陳設。   藝術與生活的交會 來自倫敦的Rory Dobner,曾於1998年榮獲「Burns Young Artist of the Year」年度藝術家榮譽,擅長運用不同媒材創作風格鮮明的作品,而他與妻子Claire共同成立的同名品牌更以細膩的手繪插畫風格聞名,作品多源於與孩子的日常互動,將想像力轉化為令人著迷的視覺語言。 Rory Dobner。 品牌特色在於將藝術細節與實用設計結合,採用高級骨瓷瓷器與 22K鍍金材質,於倫敦工坊中純手工繪製完成;不論是22K鍍金骨瓷杯盤到香氛蠟燭、家飾物件,皆具收藏價值,也能融入日常生活。 手繪過程。   其中最受矚目的《愛麗絲夢遊仙境》系列,以Lewis Carroll的經典文學為靈感,將故事中的角色融合Rory Dobner招牌的黑白線條插畫,重新演繹奇幻場景;柴郡貓的神秘微笑、瘋狂帽客的天馬行空,都化為細膩線條,呈現於馬克杯、點心盤與燭台之上。喚起童年幻想之餘,也象徵當代人對「情緒價值」的追尋──對新世代的消費者而言,商品不再只是物件,而是一種情感寄託與自我風格的展現。Rory Dobner的愛麗絲系列,正巧用其迷幻與童趣風格,加上鮮明的故事,喚起人們的內在療癒感與想像力。 愛麗絲馬克杯禮盒組。   INLUXE CASA總監Brenda提到:「我們希望藉由這個系列提醒大家,錯誤與徬徨並不可怕,反而是生命養分。就像愛麗絲的旅程,每一次跌撞其實都開啟了未知的可能,堆疊出獨一無二的生命價值與意義。」 瘋狂帽子先生咖啡杯禮盒組。   爵士和愛麗絲點心盤中( 21公分)。 Brenda進一步分享,與Rory Dobner的緣分從一開始的選品引進,到今日成為官方唯一認證的台灣總代理,是一段跨國信任與美學理念深度結合的歷程。INLUXE CASA深耕歐美十年,期許能將更多優秀的品牌和創作精神引進台灣,也希望讓台灣品牌透過再造,與海外品牌展開更密切的合作,這樣的雙向交流一直是她打造輕奢生活新視野的核心信念。這份理念,也映照於品牌持續推動的跨界合作,此次攜手台灣男裝選品店 「Mr. Manners禮貌先生」與桃園複合式家居店「青苑昕」,藉由主題聯展、限定展示空間與品牌共創計畫,共同詮釋Rory Dobner的倫敦紳士精神與當代生活品味。 居家應用情境。   INLUXE CASA晶華麗晶精品旗艦店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39巷3號B2     資料及圖片提供」INLUXE CASA 撰文」陳映蓁

設計與AI共舞:在科技洪流中尋找新定位

Interior 381

在柏林春日的午後,我走進iF Design設計獎的典禮現場時,空氣中瀰漫著某種近乎神聖的興奮感。舞台燈光下,一件件獲獎作品輪番上場:感測科技、AI演算法、智慧互動界面,這些過去存在於想像中的場景,如今就在眼前。我一邊聆聽著講者談論「Human Digitality」這個新詞,想起多年前一位前輩設計師曾對我說:「室內設計的核心,是人的感受。」這句話曾讓我深信不疑。但今日,我們正在進入一個不再僅憑「感受」決勝的時代。 iF Design設計獎頒獎典禮現場外。 科技發展從來不是緩慢漸進的,它是爆發式的。我們曾習慣翻閱《Lonely Planet》找餐廳,今天卻已改看社群平台的推薦。當內容掌控權轉向使用者,每一個人都可能是發聲者、創作者,甚至是設計者。這些變化清晰的揭示:我們身處的不只是某項技術的升級,而是整個產業底層邏輯的改寫。 iF Design設計獎頒獎典禮現場。 重新定義「設計價值」的時刻 今年的iF Design趨勢報告裡,提到一個詞:「Smart Co-Creation」(智慧共創)。意思是,在AI與雲端科技的幫助下,設計師與非設計師之間的界線正變得模糊。簡言之,未來的業主不再只是需求的提出者,更可能是設計過程的參與者。在「業主」也能生成設計的時代,業主在詢問設計公司之前,可能已經用Midjourney和Interior AI生成了數十張渲染圖,具象化心怡風格甚至奇思妙想,對設計師明確指出方向。業主的角色不再是安靜地等待提案,更能自己撰寫劇本、設定選角,交由設計師將一切現實化。這難免令人擔心:設計師的角色是否鬆動?在這樣的焦慮中,我卻樂觀地抱持著正向的看法:這正是重新定義「設計價值」的時刻。 AI雖然能快速生成圖片,但它無法真正地「感受」,不會知道居住者是否有敏感體質,無法分辨老家具存在的意義。AI能提供的是模組與風格,但設計師可給予的是業主對生活的詮釋,每項選擇背後盛載的情感與意義。所以,當今設計師真正的挑戰不是與AI競技,而是從美感的主導者,轉變成為人與空間的翻譯者與引導者。 設計不忘聆聽未來 設計變快了,該慢下來的是思考。即時渲染工具讓設計草圖從等待變成快速生成,因為畫面似真,業主判斷的速度也變得迅速且直白,明確地回饋喜歡或不喜歡,這讓設計流程變得高壓與快節奏。然而,這是好事嗎?我認為,雖然在技術輔助下能讓創意快速生成,但並非所有的創意都該追求速度,AI能幫助我們節省時間,但生活的質地仍需依靠人心去細膩感受、沉澱。身處在效率至上的時代,我們更該珍視慢下來的自由,那是一種性靈上的奢侈。 每個產業真正的分水嶺,從來都是觀念而非年齡。年輕設計師與資深設計師面對AI的態度或許令人意外。有資深前輩積極學用Midjourney生成燈光氛圍圖片,也有20 出頭的新進設計師,堅持全手繪、不運用電腦。使用AI的差異,不在年齡,而是心態。善用AI團隊作為輔助工具,以生成模型協助配置格局與動線,讓空間不只美,還能夠根據實際需求變得靈活。 一位有自信的設計者,非但不會害怕被科技搶走主導權,反而會把科技拉進工作流程的一部分,提升工作品質。科技是筆,設計者是握筆人。AI工具對於年輕世代的設計師是一場新的啟程,對於已有成就的設計前輩,它是一個沉思與轉身的契機。iF Design設計趨勢報告裡的Playfulness,告訴我們設計要有遊戲感,要允許實驗與快樂。它提醒我們:面對科技的巨浪,我們不必太嚴肅,也不必過度焦慮。好設計,本來就不該束縛在特定的象牙塔裡,它是一場關於「誰更願意聆聽未來」的探索。AI只是一支筆,它不會毀掉設計,而執筆的人終究是你。 後記: 全球大都會,我大概都去過了。平心而論,大家耳熟能詳的城市如:紐約、倫敦、香港都很精彩,但是它們的精彩向是青睞「贏家」的。海明威曾說:「如果你是巴黎人,那麼你是幸運的。」 大家多半記得大文豪形容巴黎是「流動的盛宴」。但是卻鮮少注意到,他也說過:「如果真的生在巴黎,那麼但願你是幸運的。」這段話,仔細想是有點驚悚的:如果你不是幸運的贏家,那麼在巴黎的生活,或許可能陰暗居多。 但是柏林卻截然不同,它沒有巴黎那種令人屏息的景致。它有的時候,會讓你想到春天傍晚那片開滿小白花的山坡,你相約好友坐在草原上,開心的野餐看風景,先坐在小山坡Chill一下,太陽下山之後,一起去喝德國larger啤酒的平實與滿足。 我到柏林之前,就知道自己很喜歡這座城市。真的相處之後,覺得比當初想得還要更喜歡。柏林的美好,並非高高在上,雖然厚重的近代歷史,不自覺會滲入這座城市,但是柏林本身並不嚴肅,反而處處散發著自由不羈的氣味,它的美好,是平等地屬於所有人的。萍水相逢的當地人對我說:「這裡很棒,希望大家有空都可以來玩喔。」 這是專屬於柏林的謙遜與開放。  如果每本雜誌都有一座城市作為靈魂標誌的話,那麼我希望《室內interior》如Berlin:不喧嘩且有底蘊!  圖片提供」iF International Forum Design GmbH、ANNE FREITAG PHOTOGRAGHY、Marlena Waldthausen 撰文」潘志強

華人設計圈:2025 iF Design金質獎作品

Interior 381

設計,是跨越地域與文化的共通語言,既融入日常生活的肌理,也展現人類對美學的無限追求。在全球設計浪潮中,華人設計師正以獨特的東方哲學為底蘊,巧妙融合西方現代語彙,創造出既深具文化厚度、又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這種東西交匯的設計思維,不僅打破傳統框架,更在國際舞台上綻放驚豔光彩,為當代設計開拓出嶄新可能。 iF Design金質獎頒獎典禮現場。  產品類  TinyCase 設計者」Zcore Vala Box Team TinyCase這款精心設計的可折疊電動摩托車,堪稱全球輕量型電動摩托車的典範。歷經逾200個晝夜的匠心雕琢,採用壓鑄結構與零焊接車架系統,將整車重量精準控制在18.6公斤(其中車架組件7.2公斤、電機控制組件2.4公斤、電池模組2.5公斤、輪組組件3.6公斤),完美演繹科技與工藝的融合之美。電動滑板車與電動摩托車早已在中國城市普及。相較於同類車型,這款產品在各方面都遙遙領先。TinyCase不僅是一款交通工具,更是旅途的良伴。它的重量遠低於滿載的行李箱,可輕鬆折疊並帶上火車、放入汽車後車箱,甚至攜帶登機。這款精巧的永續設計作品不可限量,連「能不能上飛機」都不是問題。 Meraki Espresso Machine 設計者」Merakitech Limited Meraki家用咖啡機的全新力作。每一顆珍貴的咖啡豆,經過Meraki參數的精準調校,將烘焙師的每個創新理念完美體現於一杯達到專業咖啡師水準的濃縮咖啡中。簡潔直觀的操作介面,背後卻蘊藏豐富可自訂參數,帶來順暢簡易又極具深度的使用體驗。Meraki是獻給所有咖啡風味愛好者的臻禮。 Fotile flat embedded high-end refrigerator 設計者」Ningbo FOTILE Kitchenware Co., Ltd.、EMAMIDESIGN Fotile冰箱的卓越品質源自天然永續材質與三大創新科技的完美結合:創新生態氮氣保鮮系統,從空氣中智能分離氮分子,形成天然保鮮環境,使食材保鮮時效提升三倍;細胞級鮮凍技術,在-3℃微凍結狀態下維持食材細胞結構完整,鎖住原始營養與口感;全效離子淨味系統,搭載雙重淨化機制,99.7%高效分解異味分子,創造純淨儲鮮空間。採用無把手按壓式開啟設計,搭配業界最薄58cm一體成型箱體,完美實現「隱形嵌入式」廚房美學。全機身運用食品級不鏽鋼與再生環保材質,每處細節皆展現永續生活的精緻態度。 HOTO 20V Leaf Blower 設計者」Shanghai HOTO technology Co., Ltd. HOTO 20V平台旗下的革新力作-HOTO 20V吹葉機,專為庭院與住宅區落葉清掃而設計。其大膽創新的結構布局與無刷馬達技術的應用,在縮減機身體積的同時,仍保持強勁性能,完美平衡美學與實用機能。HOTO 20V電池驅動吹葉機兼具卓越的人體工學設計與前衛的美學風格,突破傳統吹葉機的設計框架,將電動工具的穩健高效、家電產品的輕盈簡約以及消費類電子產品的直觀易用巧妙融為一體。其可更換電池與伸縮噴嘴等創新功能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Panasonic ALPHA Set 設計者」Panasonic Appliances(China) Co., Ltd. Design Center、Studio F. A. Porsche ALPHA 系列整合了Panasonic 原創的離心洗淨技術、專利nanoeX 科技、黃金比例正反轉烘乾技術、全變頻等先進科技,提供頂級洗烘組合解決方案。本系列汲取保時捷設計靈感,採用全新極簡外觀設計,以不鏽鋼材質打造簡約機身,呈現更流暢的視覺效果,不僅突破傳統按鍵布局設計,更配備LCD磁控面板,完美融入家居裝潢風格,帶來更直覺化的操作體驗。Panasonic Alpha系列洗烘衣機組展現卓越工藝與極簡美學的完美融合。雖然配備語音控制與多項智能功能,卻毫無過度設計之感。設計團隊深諳此類家電的本質在於實用性,因此特別注重操作的直覺性與便利性。 Harman Kardon Onyx Studio 9 設計者」Harm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Harman Kardon Onyx Studio 9藍芽音箱採用再生材質打造,簡約外型融合前五代產品精華與功能,將自然美感與科技質感巧妙結合,形塑出眾外型帶來極致聽覺饗宴。簡約設計突顯標誌性圓形輪廓,既獨樹一幟又能完美融入空間。精緻的一體式鋁合金提把,給予攜帶音樂隨行的便利性,並在移動後自動校準,確保最佳音質表現。此外,搭載Auracast技術,可無縫串聯多台設備,隨時分享喜愛的旋律。長達8小時的續航力,讓美妙樂音不間斷,讓使用者盡情沉浸於音樂世界。 Electronic paper vision tester 設計者」TPV Technology Group 全球首款電子紙智能視力檢測儀,能夠靈活變換測試圖表,檢測多種視力問題(如色盲、散光、老花等),透過語音控制和手勢識別可獨立完成測試,無需醫護人員參與。此外,儀器可自動識別檢測對象,若是兒童會自動切換為兒童感興趣的圖片;不使用時,可切換成顯示視力相關健康知識,同時提供QR碼供用戶下載檢測結果,該設備極大簡化了過去複雜的醫療操作。 LAZZEN Low Voltage Circuit Breaker Series PI 設計者」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Ltd.、Phoenix Design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互聯環境中,產品生態系統日益精密複雜。順應此趨勢,LAZZEN斷路器系列以安全性、易用性和鮮明產品識別度為設計核心。全新產品語言不僅強化了視覺吸引力,更透過深思熟慮的設計提升便利性,完美契合新品牌策略,並為未來產品升級鋪路。此精心策劃的產品語言體現品牌四大核心價值:智能整合、永續製造、安全使用及標準化模組設計。該系列斷路器架構精密考究,核心功能卓越可靠,讓用戶更有信賴感。LAZZEN不僅是功能至上、實質重於風格的典範,更展現高性能設計所蘊含的獨到美感。  專業類  B-READER translator for blind people 設計者」Shenzhen C60 Industrial Design、Dalian Minzu University, College of Design 世界上有許多書籍,但視障者能閱讀的卻很少。B-READER是一款將書籍文字轉換為點字的翻譯機。當放在A4尺寸或更大的書籍上時,它能透過掃描技術自動識別文字並轉換為點字內容,再透過先進的顯示技術呈現在電子螢幕上,讓視障者能像一般人閱讀普通書籍,同時亦是一台電子點字閱讀器,可以下載電子書進行閱讀。這款設備堪稱設計創新的典範,運用前瞻技術破解久未攻克的難題,與其增加盲文書籍的出版量,不如利用這一巧妙設計,讓盲人透用掃描技術直接閱讀普通印刷書籍,不僅更加經濟高效、永續且實用,更有望帶來深遠積極的社會影響。 Live Afloat 設計者」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這款窨井蓋專為解決洪災場景中,因井蓋缺失導致人員意外墜井的危險而設計,同時為因災落水者提供可靠的生命保障。產品採用工程塑膠和專業結構設計製成可靠連接組件,既能滿足日常道路交通需求,又能在洪水情境下隨水壓上升自動脫落,借助連接繩網在井口周圍形成漂浮救生平台,為遇險者提供可靠的生命救援。 由於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工程師與設計師亟需開發有效的解決方案,減輕洪水、乾旱及颶風等災害帶來的嚴重後果。Live Afloat是一款具有防洪功能的安全井蓋,同時可作為漂浮救援平台。該產品可使用3D打印技術製造,並可根據不同街道條件進行調整。這是一款突破傳統思維、展現設計創新的解決方案。  包裝類  COSMIC FOLK: WHITE SNAKE'S SPACE ODYSSEY 設計者」HOOOLY DESIGN、OXYZ3 《太空白蛇傳》是一張突破性的專輯,將中國傳統民間故事《白蛇傳》重新詮釋於太空歌劇的背景下。歌手陳陳陳將對獨立實驗音樂的熱愛與白蛇的敘事相融合,在宇宙尺度下探索愛情主題。這不僅是一張歌曲合輯,更是一段敘事旅程,精心設計以反映音樂的創作過程與主題深度。 專輯設計採用白灰色調,搭配銀色與UV印刷技術,營造出既未來又空靈的美學氛圍。音樂擁有振奮人心、穿越時空的力量,而音樂產品的包裝亦喚起同樣的情感共鳴。從概念到實踐,每一處細節均精心雕琢、力求完美。透明黑膠唱片、富有質感的材質及精妙的視覺設計,共同激發懷舊情感,並建立深刻的情感連結。這正是卓越包裝設計的魅力:打造沉浸式體驗,引領聽眾開啓一場奇幻旅程。  室內建築類  Yang Design Museum 設計者」YANGDESIGN 楊明潔設計博物館是中國首家私立工業設計博物館。這座佔地5000平方公尺的博物館,展示了創始人工業設計師楊明潔 從世界各地收藏的數千件藏品,橫跨手工藝時代、工業時代與數位時代。每個技術變革都催生了新的設計標準與美學價值,透過博物館讓設計文化得以向公眾傳播。 坐落於上海的楊明潔工業設計博物館承載著私人收藏家與大眾分享知識與藏品的熱忱初心,以獨到的視覺敘事,生動展現日常物品所映射的社會背景,令人耳目一新。從傳統工藝、工業設計的黃金時代再到數位時代,這座博物館宛如一首頌歌,禮贊偉大設計的非凡構思與卓越實踐。 HAIKOU GAOXINGLI INSUN CINEMA 設計者」One Plus Partnership 這座建築恆久經典,正如磚塊能構築出既美麗又耐久的空間。海口坐落於海南島上,猶如被如秋日暖毯般的海洋溫柔環抱。設計團隊希望打造一座與城市地理相連、卻不採用海洋藍調的電影院,因此選擇磚塊作為設計主題,藉其永續環保以及蘊含海洋痕跡的沙粒,在空間中營造波浪景致,宛如一場虛實交織的電影幻夢。 以藝術手法,將統一尺寸的磚塊透過巧妙堆疊形成波浪造型,構築出天花板、吧台、座椅等功能場域。其室內設計更是別具匠心、令人驚艷,裸磚的運用象徵著海浪的磅礡與壯麗,彰顯前衛理念,乍看之下,整座影院或許略顯質樸,然而越是沉浸其中,越能感受到空間中的溫暖韻律。 資料及圖片提供」iF International Forum Design GmbH、ANNE FREITAG PHOTOGRAGHY、Marlena Waldthausen 撰文」林靖諺

2025 iF Design設計趨勢 淬鍊與新生:以設計重構人本未來

Interior 381

一年一度的設計界盛事「 iF  Design設計獎之夜」於4月28日在德國柏林弗里德里希皇宮劇院盛大舉行,來自全球50個國家地區、近2000位設計人士與產業領袖齊聚一堂,迎來2025年度獎項得主的榮耀時刻。今年iF Design邁入第72屆,致力於為產品設計、傳達設計、包裝設計、服務設計、建築與室內設計、UI/UX以及專業概念等九大項目提供表現舞台。 iF Design設計獎頒獎典禮現場。 頒獎典禮上,iF Design執行長Uwe Cremering宣布成立「iF設計學院」,首期課程將於今年以「設計領導力」為核心展開。 2025 年iF Design共收到來自66國近11000件作品,經131位國際評審嚴選,最終2211位參賽者獲獎。iF Design執行長Uwe Cremering表示:「參賽規模與國際化程度再創新高,彰顯iF Design已成為全球設計界的重要標竿,其頒獎典禮與趨勢論壇亦成為業界交流的重要平台。」 「iF Design設計趨勢論壇」場地由知名建築師Frank Gehry操刀設計。 本次由iF 執行長Uwe Cremering與主持人Yasmine Blair在歐洲最大的劇院舞台上,親自頒發象徵最高榮譽的「iF Design金質獎」給年度最傑出的75件作品。晚會中最令人動容的是,為致敬建築界傳奇,將第二屆「iF Design終身成就獎」,隆重頒予享譽國際的英國建築大師Norman Foster。 第二屆「iF Design設計終身成就獎」頒予英國建築大師Norman Foster,向其對建築界的貢獻致敬。 其經典之作如倫敦小黃瓜大樓、柏林國會大廈玻璃穹頂及日本千禧塔,皆以創新設計重塑當代建築美學,影響深遠。Norman Foster不僅以卓越作品著稱,更透過其創立的「Foster + Partners」全球建築事務所及馬德里「Norman Foster Foundation」,持續培育新生代設計人才,推動建築藝術的永續發展。此殊榮不僅表彰其畢生成就,亦向其對建築界的深遠貢獻致敬。 社會轉型的催化劑 當站在2025年的門檻回望,設計已從單純的美學實踐蛻變為塑造社會變革的核心力量。在被多重危機定義的時代下,人們需面臨氣候變遷、地緣政治緊張、科技顛覆與社會斷裂等問題,而設計正以其獨特的跨界整合能力,為人類社會開闢新的可能路徑。 第二屆「iF Design設計趨勢論壇」,吸引500位設計師與專家學者一同探討全球設計趨勢。 其中包含人類數位化(Human Digitality)、覺醒經濟(Conscious Economy)、共融社會(Co-Society)、思維變革革命(Mindshift Revolution)、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生態轉型(Eco Transition)等六大關鍵社會轉型,這些轉型不僅回應當代最迫切的挑戰,更重新定義設計在21世紀的角色與使命。 人類數位化(Human Digitality) 馴服科技巨獸的設計智慧 數位革命經歷數十年大幅增長後,世界正進入反思與調和的階段。人工智慧能力的指數級成長,已將人機關係推向全新維度。設計在此扮演著關鍵的中介角色,其任務不再只是創造流暢的使用者體驗,更要建立「可解釋的AI系統」,清晰展示決策過程以及提供實時狀態更新,保留人類的最終控制權。 2025 iF Design金質獎得主:SERVICEPLAN GERMANY / PLAN.NET GERMANY《855-HOW-TO-QUIT-(OPIOIDS)》,藥片刻印求助熱線,以極簡設計對抗鴉片危機,為成癮者點亮希望。 在面臨與AI共存的條件下,遊戲性設計原則悄然興起,成為應對數位複雜性的新途徑。從超越單純娛樂的「嚴肅遊戲性(New Seriousness in Playfulness)」正被用於建立信任、緩解焦慮等面向,可見其促進了正向互動。從多巴胺驅動的鮮明視覺設計,到將建築轉化為互動學習載體的創新空間,設計師正在向世界證明:「在危機時代,趣味性不是奢侈品,而是維持心理韌性的必需品。」 另一方面,人機協作亦呈現出令人驚喜的進化。日常AI已從簡單的個人化助手,發展為能拓展用戶視野的「思維夥伴」,系統不僅反映使用者偏好更能引入多元觀點,刺激批判性思考。此外,在寵物照護領域,自動化系統與行為分析工具的結合,釋放了飼主更多的情感投入空間,彰顯出科技作為「情感放大器」的潛力。 覺醒經濟(Conscious Economy) 價值導向的商業新型態 全球經濟正經歷一場靜默革命:單純將利潤最大化的模式已逐漸轉為「價值共創」的覺醒經濟(Conscious Economy)。這種轉型在人才市場表現得尤為明顯。在面對全球人才短缺的困境下,企業正透過「人才關懷」策略重塑品牌,從融入公司價值觀的設計系統,到結合心理支持與專業發展的職務重塑(Job Crafting)方案,工作場所成為價值觀實踐的場域。 2025 iF Design金質獎得主: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Ballie AI Home Robot》。 服務化(Servitization)趨勢正模糊產品與服務的界限。人工與同理心結合的技術逐漸進步,使企業能創造更深層的情感連結。一套智慧家居系統不再只是控制設備,而是能感知住戶情緒狀態並調節環境的「生活夥伴」;高級腕錶品牌轉型為「時間管理顧問」,透過數據分析幫助用戶平衡工作與生活。 聯想ThinkBook Plus Gen 6搭載電動捲軸屏,可從13.9吋擴展至16.7吋,結合高解析POLED顯示器,革新行動辦公體驗。 這些案例揭示了從根本上的轉變:「產品的價值不再僅存於物質型態,而在於它能否成為品牌與用戶間長期對話的媒介。」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轉型亦面臨著深刻矛盾,一方面,中國政府通過徵稅政策引導企業價值觀;另一方面,矽谷科技巨頭仍奉行「快速行動,打破常規」的激進創新哲學。因此設計正面臨著「如何在經濟現實與理想價值之間找到創造性平衡」的挑戰。 共融社會(Co-Society) 修復斷裂的設計方案 社會兩極化已成為全球現象,但設計正孕育著意想不到的團結契機。「重新定義財富」展示了一種新奢華觀,炫耀性消費不再是彰顯地位的象徵,而是注重「工藝與永續性」的低調設計。在包裝設計領域,涵蓋感官體驗、材料故事與互動設計的「整體奢華」逐漸興起,正向人們證明在物質過剩時代,真正的稀缺資源是意義與連結。 2025 iF Design金質獎得主:Nothing Technology Limited《Nothing Phone (2a) Plus Community Edition》。 尤其在照護革命方面,在人口逐漸老化的社會中呈現多元面貌。AI驅動的數位生態系統正在重塑養老模式,不僅需確保醫療安全,又要維持長者的自主尊嚴;既需減輕照護者負擔,亦要促進代際溝通,因此透過將共居(co-living)概念與「第三空間」設計原則結合,就能創造出同時服務住戶與社區的開放園區,展現設計修復社會斷層的潛力。 Nothing Phone「社群版」升級品牌設計語言,首創用戶共創硬體,預示未來產品設計將由群體創意主導。 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 韌性時代的設計策略 地緣政治動盪與供應鏈危機催生了「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策略。韌性供應鏈研究指出未來五大設計參數:適應性、去中心化、多樣性、協作性與整體性。其中,3D列印技術在鄉村地區的創新應用尤其引人注目,例如印度農民使用在地材料進行設備維修,展現了「低技術高影響」的解決方案,增強社區韌性。 2025 iF Design金質獎得主:Melting Experience GmbH《coffee&climate toolbox》,根據氣候變化調整咖啡種植技術,強化自主能力,實現增收增產。 另外,跨文化的學習在設計領域中亦呈現新維度。像是「旅遊」正轉變為文化對話的媒介,通過將地方工藝與全球設計語言融合,創造出既具本土真實性,又能引發國際共鳴的體驗。這種「深度全球化」證明了在分裂時代,設計仍能搭建理解的橋樑。 生態轉型(Eco Transition) 循環未來的設計實踐 能源轉型正以超預期速度推進。在建大型再生能源項目中,中國就佔了全球的三分之二,而太陽能更是多數地區最便宜的電力來源。其中,綠色高科技設計將技術轉化為日常生活美學,透過建築整合兼具發電與遮陽功能的太陽能板,讓家用儲能系統以多形態融入居住空間。 2025 iF Design金質獎得主:Porsche Design《Ampere.StoragePro E3》,Ampere模組化家用電池以稜角設計與倒三角顯示器,完美結合科技美學與儲能功能。 永續共享模式正在進化,德國柏林的「建築升級再造」項目將廢棄工業區轉變為模塊化社區中心,其建材完全來自拆解後的周邊建築;荷蘭鹿特丹的「生物多樣性共享」計畫則證明,都市空間能同時滿足人類需求與生態功能,創造出兼具實用與詩意的多物種城市。 2025 iF Design金質獎得主:PONG《PIONIERKRAFTwerk 3.0》,專為小型住宅設計的極簡能源共享設備,黑色懸浮設計兼具現代美感與可靠功能。 若站在生態危機、科技顛覆與社會斷裂的交叉點,2025 年的設計趨勢揭示了一個根本真理:「最大的創新不在技術,而在思維。」當設計從「問題解決」進化為「意義創造」,便成為了一種希望的技藝,既能正視現實的複雜性,又不放棄對美好未來的構想。從馴服數位巨獸到修復社會斷裂,從重思經濟價值到再造物質循環,設計師正以前所未有的創造力與責任感,參與塑造這個時代最關鍵的轉型。這或許是設計的黃金時代,不是因為任務變簡單,而是因為它的工作從未如此重要。 資料及圖片提供」iF International Forum Design GmbH、ANNE FREITAG PHOTOGRAGHY、Marlena Waldthausen 撰文」林靖諺

iloom台北旗艦店 百分百還原韓國空間美學

Interior 381

韓國家居品牌iloom怡倫家居全新旗艦概念店已於忠孝新生希望園區一樓正式開幕,作為全台第一間還原韓國空間美學的旗艦店,室內布局以台灣常見的15坪空間出發,透過room to room的動線,讓消費者在逛店的同時,彷彿走進一間間真實生活的家;每個區域皆規劃獨立情境和主題,打造「公寓」、「客廳」、「臥室」、「餐廳」、「兒童房」及「書房」六大區域的沉浸式體驗,將展示空間自然投射至自身生活場景中,進一步思考家具與生活的關係。 iloom台北旗艦店外觀。   走進旗艦店 展開家的藍圖 作為Fursys集團旗下的家居品牌,iloom十分擅長引領韓國家具潮流、打造日常精緻簡約美學,由於家具承載著多種對日常的理想,品牌重視細節的精神展現在各個面向上,「安全」是為重要的考量,在設計上更以使用者角度出發,集團內的Studio one家具研究所負責分析人類行為學、生活習性與社會趨勢,提出更貼近消費者的解方。 利用「room to room」動線營造真實的空間感及生活感。   利用「room to room」動線營造真實的空間感及生活感。 全新開幕的台北旗艦店利用曲線牆體和透視開放區域的設計,搭配品牌溫暖中性的專屬色調,描繪簡約且細膩的韓系美學風格,營造台灣人喜愛的寧靜舒適氛圍。空間劃分為兩大主軸,一側以15坪貼近一般台灣公寓配置的小宅為基礎,讓消費者更能想像物品擺在家中的模樣;另一側則以「room to room」房間配置概念,著重於突顯商品特色,呈現餐廳、客廳、臥室、書房與兒童房等空間形象。 以台灣常見的小宅配置形塑場景,藉由iloom的商品陳設描繪更有畫面的沉浸式逛店體驗。   以台灣常見的小宅配置形塑場景,藉由iloom的商品陳設描繪更有畫面的沉浸式逛店體驗。 以台灣常見的小宅配置形塑場景,藉由iloom的商品陳設描繪更有畫面的沉浸式逛店體驗。 從韓國到台灣 深化生活提案 Fursys集團CEO孫太熙(Sohn Taehee)日前特地造訪台灣,分享他對於台灣市場的觀察與願景。他認為,家具跟空間的和諧搭配更能顯現其價值,因此台北旗艦店以類似展場的方式進行布局,藉此形塑更為鮮明的生活感,讓人輕鬆想像家的畫面。 Fursys集團CEO孫太熙(Sohn Taehee)。 以台灣消費者而言,對iloom的認識可能還是以兒童家具為主,但品牌的商品線其實非常齊全,期待旗艦店的設立讓大眾對iloom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日後亦會針對尺寸、顏色等細節,研發更多符合台灣市場需求的品項,目標成為大家都喜愛的品牌。 「DOODLE」兒童系列,可調式設計滿足各階段的需求。   包含學習書桌、書櫃、收納床組與衣櫃的「NEWT」系列,透過靈活搭配周邊配件即可創造整體效果,亦可拉長使用年限。 另一方面,iloom推出免費「3D Home Planner怡倫全景住所規劃」,無論是想確認家具風格的適切性,或是欲獲得更多居家靈感,皆可透過提供平面圖、挑選喜歡商品後,由專人繪製2D/3D示意圖,並獲得全門市通用的商品報價單,有助於使家具與空間真正且完美地融合。 新品「BLIQUE」餐桌,以深淺兩種木紋為基礎,有米黃色、白色大理紋和灰色三種不同陶瓷桌面色,滿足多樣風格。   自然白橡木質感「VERA」餐椅,柔和曲線椅背與俐落的框架設計,打造溫暖氛圍。 高彈性收納櫃「Monis W」有木紋、片木及白色清新門片等三種樣式,同時提供多種尺寸選擇。   iloom怡倫家居 台北旗艦概念店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55號1樓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11:00至20:00 資料及圖片提供」iloom 撰文」陳映蓁

KOHLER® SpaViva™ 多功能美肌手持花灑 把日常淋浴升級為水療享受

Interior 379

  革命性的 SpaViva™ 多功能美肌手持花灑,是您每天在浴室中完成自我清潔護理的最佳拍檔。多功能配件裝置既可單獨使用,又可安裝在手持花灑的中心位置,做為家中的個人水療設備。 KOHLER® SpaViva™ 多功能美肌手持花灑,將潔膚美容刷、按摩儀與蓮蓬頭合一,透過嶄新的噴灑技術,結合多種基本護膚工具及深層清潔功能,讓使用者在淋浴當下獲得美肌抒壓的呵護,實現日常輕Spa的享受,集便利、智捷與多功能於一身,榮獲 iF 產品設計大獎肯定。   SpaViva™ 多功能美肌手持花灑擁有兩種噴灑效果,可結合四種不同功能的美肌刷,提供使用者日常輕水療的享受。 SpaViva™ 是雙功能手持花灑,提供了兩種噴灑功能:KOHLER Katalyst™ 噴灑技術可將空氣注入水中,形成較結實的水滴,有效保持水溫; MicroBubble 噴灑技術可形成微小的氣泡,能深層潔淨毛孔;單手按鍵即可切換兩種噴灑功能,給予不同肌膚部位的舒適呵護。   臉部潔膚儀:細小密集的矽膠刷毛,有助深層清潔毛孔。 SpaViva™外型洗鍊,功能多元,配備伸縮式把手,充電後可使用90分鐘,只要將手持花灑及清潔裝置簡單組裝,便能輕鬆將家中的淋浴設備升級為水療享受,給予使用者不同功能的美肌與清潔效果。   身體清潔儀:粗韌的矽膠刷毛可大幅度地清潔身體。 這款手持花灑最大特色是結合美膚刷與按摩儀功能,為沐浴當下提供護膚抒壓與深層清潔功能。運用磁力嵌合設計,將刷頭固定在手持花灑的中心位置,也能輕鬆變換四種不同功能刷頭,或拆開單獨作儀容儀使用,享受無死角的潔膚Spa。   去角質刷:能清除足部及身體其他部位的乾澀粗糙皮膚,讓肌膚變得柔嫩亮澤。 臉部潔膚儀可單獨使用,深層清潔臉部肌膚,也能結合蓮蓬方便收納。身體清潔儀能結合伸縮手柄,周全照顧肌膚。去角質刷針對較厚角質部分加強潔肌,可依個人需求調整力道,煥新老癈角質。身體按摩球擁有五個觸膚點搭配可變化的旋轉速度,助於緩肌肉緊繃,放鬆身心。   身體按摩球:五個局部接觸點能有效按摩全身,緩解繃緊的肌肉。 KOHLER® SpaViva™ 多功能美肌手持花灑是一款針對當代人喜好使用便捷、直覺操作的生活好物,所有配件都能輕鬆換搭,使用者只需按一下按鈕,便可更替配件,每天沐浴同時完成清潔護理、居家Spa的呵護體驗,是效率升級淋浴設備的便捷選擇。 資料及圖片提供」KOHLER 撰文」Sumile  

日本家電品牌±0正負零 剛剛好的設計

Interior 379

由日本設計大師深澤直人創辦的設計家電品牌「±0正負零」,以「剛剛好Just Right」為核心理念,主張恰到好處才是最好的設計,日前舉辦2025年全新家電發表會,活動地點選於匯聚七大生活情境的實景攝影棚空間,從客廳、臥室、咖啡廳、無印風格工作區,到旅店客房與寵物角落,將產品真實嵌入空間,旨在將「無意識設計Without Thought」自然融入日常,體驗產品與生活、氣氛和風格的協調整合。   品牌副社長小林祥悟於會中說道:「我們產品的設計不是為了讓人注意,而是為了讓人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卻又無法離開它,這就是±0 20年來堅持的設計初心。」他認為,±0產品剛剛好的設計,不強調科技炫技,功能也並非越多越好,而是透過細節呈現人性化的使用感。 副社長小林祥悟。 品牌觀察到,現在的消費者並非只是追求外型,而是期待產品能自然融入生活,提供安心且直覺的操作體驗,他們也會致力深化「無意識設計」哲學,讓產品回歸使用本質,同時拓展更多範疇的品項,例如寵物系列與3C生活領域,提供更全方位的生活提案。 小林副社長也分享,以他個人的角度出發,他非常推薦台灣消費者「無線吸塵器」,體型輕巧且吸力足夠,適合台灣小宅,快速打掃而不費力,此款也是台灣市場持續熱銷的品項。 也由於台灣消費者對生活質感有敏銳的品味,亦懂得欣賞細緻而實用的設計,他也期許±0能成為一種生活態度的象徵;日後也會更積極地與在地夥伴合作,理解當地的習慣和空間結構,並轉化為細節上的微調,推出更多貼近台灣使用情境的商品,讓更多人體驗「恰到好處」的日常幸福感。     資料及圖片提供」±0正負零 撰文」陳映蓁